您当前所在位置:自考本科 > 网站地图 > 备考资料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方剂学 > 2021年10月自考《方剂学》模拟试题九十一

2021年10月自考《方剂学》模拟试题九十一

2021-10-25 17:02:3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10月自考《方剂学》模拟试题九十一

11.五苓散的组成药物有(  )(  )(  )(  )(  )

A茯苓     B猪苓    C泽泻    D白术     E 桂枝

12.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作用是(  )(  )(  )(  )(  )

A 温通经脉   B 解表散邪   C 温阳化气   D 温中补虚   E 温肾纳气

13.组成中含有茯苓、白术的方剂有(  )(  )(  )(  )(  )

A 猪苓汤   B 藿香正气散   C 五苓散   D 苓桂术甘汤   E 真武汤

14.下列方中能治疗痰饮的有(  )(  )(  )(  )(  )

A 小青龙汤   B 肾气丸   C 五苓散   D 苓桂术甘汤   E 真武汤

15.真武汤中白芍的功效有(  )(  )(  )(  )(  )

A 利小便以行水气        B养阴血以治血虚   C 柔肝缓急以止腹痛

D 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  E 防附子燥热伤阴

16.独活寄生汤的配伍特点是(  )(  )(  )(  )(  )

A以祛风寒湿药为主   B祛湿   C以补肝肾、养气血之品为辅   D清热

E邪正兼顾

17.独活寄生汤的功效是 (  )(  )(  )(  )(  )

A祛风湿   B止痹痛   C益肝肾   D补气血    E养血活血

四、简答题

1.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意义何在?

五苓散治伤寒太阳膀胱蓄水证,太阳表邪未解,故发热头痛,脉浮;邪气内传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五苓散中佐以桂枝辛温通阳,内可温阳化气以行水,外则发散风寒以解表。

2.防己黄芪汤中防己、黄芪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防己黄芪汤中以防己、黄芪共为君药,防已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两者相合,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

3.苓桂术甘汤中苓桂相合意义何在?

苓桂术甘汤治中阳不足痰饮证。方中重用甘淡的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为君药;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用桂枝通阳化气,温化痰饮,为臣药;苓桂相伍,一利一温,温化渗利,针对痰饮之机,具有温中阳,健脾运,祛水湿,化痰饮之功。

4. 独活寄生汤主治何证?用药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独活寄生汤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用药以祛风寒湿邪为主,辅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以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为配伍特点。

五、问答题

1.分析藿香正气散的的组成用药,说明其配伍特点?

藿香正气散以藿香辛温发散在表之风寒,取其芳香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止呕,故为君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而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和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

方中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清升浊降,则风寒内湿所致的霍乱吐泻可愈。

2.结合主治试述大黄在茵陈蒿汤、复元活血汤及凉膈散中的作用及主要配伍。

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大黄在方中泻热逐瘀,通利大便,配伍茵陈蒿、栀子,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功。复元活血汤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滞留胁肋,气机阻滞,大黄在方中荡涤凝瘀败血,导瘀下行,推陈致新,配伍柴胡等同用共奏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之功。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聚于胸膈之证,大黄在方中泻火通便,配伍连翘、黄芩、山栀等药同用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3. 试述八正散的功用、主治与配伍意义。

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4.五苓散、猪苓汤在主治证病机、治法和选药组方上有何异同?

五苓散与猪苓汤均为利水渗湿之剂,其中泽泻、茯苓、猪苓为两方共有药物,皆治小便不利、身热口渴等。

然五苓散主治的蓄水证,乃因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症见舌苔白,脉浮或浮数等;故配伍桂枝温阳化气兼解太阳未尽之邪,白术健脾燥湿,共成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主治证乃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气不利之证,症见舌红,脉细数。故配伍滑石清热利湿,阿胶滋阴润燥,共成清热养阴利水之方。

5. 五皮散,五苓散,猪苓汤都能利水渗湿,在方药配伍上有何不同?

五皮散用五皮,即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陈皮,其功利水渗湿消肿,兼能理气健脾。五苓散重用泽泻为主,辅以二苓之浅渗以增强利水渗湿之功,加白术健脾运化水湿,桂枝化气行水,合而成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以二苓配伍泽泻渗利小便,又用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润燥,渗利之中兼能清热养阴。三方配伍有别,主治亦异。五皮散主治皮水身肿,五苓散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猪苓汤宜于阴虚水热互结之小便不利。

6.黄芪在防己黄芪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黄芪在防己黄芪汤中益气固表,兼可利水。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其义有二: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玉屏风散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

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味甘微温,人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亦为君药。

补阳还五汤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乃为君药。

7.桂枝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小建中汤、肾气丸、当归四逆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桂枝汤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五苓散中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苓桂术甘汤中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与茯苓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小建中汤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肾气丸中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要药,与附子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当归四逆汤以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桃核承气汤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芒硝、大黄寒凉凝血之弊。桂枝茯苓丸中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为君药。桂枝汤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

参考答案:

11.ABCDE

12.BC

13.BCDE

14.ABCDE

15.ACDE

16.ACE

17.ABCD

热门推荐:

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推荐阅读:

2021年10月全国各省成人自学考试报名官网汇总

2021年10月各省成人自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各省10月成人自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打印入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查看成人高考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自考专业快选

广东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内蒙古
西藏
宁夏
新疆
全部
大专
本科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理工类
经管类
艺术类
教育类
医学类
法学类
农科类

自考热门专题

自考热议话题

自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联系老师答疑领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