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23 中国教育在线 http://zikao.eol.cn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编者选材时,将最能体现作者本人意图的文本或版本选入汇编,是谓档案文献的( )
A.取舍 B.查找
C.选本 D.考订
2.年表在我国起源很早,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 )
A.大事记 B.牒记
C.干支记日 D.年表
3.在确定了每份档案文献的类别后,要按( )将全部选定的档案文献逐件进行排列,以固定它们在汇编中的位置。
A.分类规则 B.选材大纲
C.编纂体例 D.编排体例
4.通过考订档案的来源、载体、笔迹字体、书写用语等,以确定档案之真伪,是为( )
A.内容考订 B.外形考订
C.内证 D.外证
5.编纂题目的立项、编纂形式的确定、编纂计划的实施,都是从客观需要与( )出发。
A.上级指示精神 B.达标升级要求
C.编者的意愿 D.档案状况的实际
6.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成立,蔡元培派( )去主持工作,其将编纂出版明清档案文献列为文献馆职掌之一。
A.陈垣 B.孟森
C.傅斯年 D.沈兼士
7.有人为某种目的而伪造档案,伪造后专以别人名义发表,这样的档案称( )
A.篡改档案 B.记载内容不实档案
C.假托档案 D.隐名档案
8.档案文献标题的受文者是指文件形成时由作者所限定的( )
A.地区 B.撰写者
C.内容 D.接受者
9.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研究要涉及诸多方面,而对( )的研究则是其重点,是其中心。
A.档案信息 B.文献信息
C.调查信息 D.交流信息
10.将“陕变”注为“即西安事变”,属于注释中的( )
A.简介法 B.对应法
C.补充法 D.修正法
11.私人信函、日记、私下谈话记录等,往往记录不少隐私,这些正是反映事物( )的档案。
A.真正现象 B.单纯现象
C.虚假本质 D.真正本质
12.《档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 )公布。
A.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B.文化事业主管机关
C.有关机关 D.有关负责人
13.刘向曾将整理典籍时写的各篇书录编纂成( )
A.目录 B.别录
C.叙录 D.实录
14.反映历史事件的题目,其选材大纲多纵列事件的发展脉络,对题目的( )考虑颇详。
A.深度广度 B.作者范围
C.文件种类 D.材料来源
15.转录加工时,应将行批文字一律转录于( ),并标明批语者。
A.正文之后 B.正文之前
C.全文之后 D.全文之前
16.编者将某部汇编已经收录和未经收录但与本汇编题目有关的重要文献列出书目,并对之加以评介,即为( )
A.题解 B.参考书目
C.书目解题 D.汇编详细目录
17.翦伯赞发起的由中国史学会组织编纂的《( )》是建国后史学界编纂的第一部大型资料书。
A.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 B.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
C.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D.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18.“求书八法”是( )代学者郑樵总结的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A.汉 B.唐
C.宋 D.清
19.读者通过标题能在阅读正文之前就对文献的内容、来源、价值有一个概括性了解,此为标题的( )作用。
A.提示 B.指代
C.著录 D.编序
20.对档案文献编纂出版物封面、扉页、环衬等的设计属于( )
A.美术设计 B.工艺设计
C.用料设计 D.版式设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封建社会为了撰写正史,统治者往往设( )各馆,对档案内容进行较及时的编纂,藏之秘府,以备编史之用。
A.公开 B.常开 C.私开
D.例开 E.特开
22.在档案文献标题中,一般不用( )的语句。
A.形容词 B.带褒贬性 C.带感情色彩
D.中性 E.口语
23.心属对积累起来的信息资源从内容上进一步加以( ),均可通称为编纂。
A.整理 B.系统 C.创作
D.提炼 E.编排
24.档案文献加工工作中( )属于点校加工的范围。
A.变通档案文献的行款格式
B.删除档案文献中的标记批语
C.勘误校正档案原文中的文字错讹
D.对档案文献正文进行标点分段
E.考订注释档案内容中的名物典章制度
25.章学诚认为“比次之道”根据具体目的的不同,可分别侧重于( )
A.详略去取、精于条理 B.辨同考异、慎于覈核
C.屏弃异号、确定书名 D.钩玄提要、达于大体
E.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26.汇编内查考性材料包括( )
A.年表 B.插图 C.目录
D.备考 E.凡例
27.在档案文献转录加工中,对档案原文的( )部分应予以删节。
A.内容前后重复
B.有较大篇幅与汇编题目无关
C.内容不宜分布
D.受文者阅读时所作的标记
E.上款和下款
2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规模浩大、包容全面、组织严密、历时长久、水平极高的文献编纂活动是由( )负总责而完成的。
A.刘恕 B.刘向 C.刘分 攵
D.刘歆 E.刘知己
29.注释根据涉及信息的深度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内容注释 B.背景注释 C.文字注释
D.查考注释 E.编务注释
30.“伪误档案”是指存在着( )等现象的档案。
A.失真 B.失实 C.失时
D.失传 E.失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题解
32.制册章表书
33.档案文献标题
34.节录
35.主题索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简述汇编内年表的种类有哪些?
37.简述查找间接档案全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8.如何领会编写汇编序言的意义及态度?
39.简述档案文献编纂对科学研究的积极促进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题9分,第41题12分,共21分)
40.试述陈垣先生的“校法四例”。
41.分析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理论基础的构成。
热门相关试卷
自考服务
考生关注